英国中秋记事pizza(2009/10/10 18:46:07) 点击:
45484 回复:
0 IP:
212.* * * 中国大学一般在9月初开学,英国的是在10月初。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里开学前的fresher's fair(大学迎新会),人山人海,误以为是对自己初来乍到的欢迎刚开始。在这台暖场之后,恰逢国庆和中秋形影相随,感觉到了英国,这世界也还都是我们中国人的。
跟随而来的无尽的打工、冷热不一的fish and chip、狭小的中国店、下午4点钟就黑的天、晚上8点钟之后空荡荡的街道,却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这才是Englishness的真相。
此时,中秋节显得更加重要,顿时明白中国的月亮比英国的圆,于是开始给家里打电话,突然成熟地说,这里一切都好,请不要担心。父母来这边之后,都明白了。去年,我的父母探亲,中秋节晚上,老两口特地跑到街上看月亮,回来感叹说,奇怪啊,怎么感觉中国的月亮是比英国的要圆一些。
也许是那顿中秋大餐,让母亲耿耿于怀。两桌朋友聚在一起,一是庆中秋,一是给曾笠百日庆祝,近乎供给制的菜量,改良的港粤家常菜,吃完了,人人自掏腰包算账,两桌博士男女纷纷计算小数点之后应该是几个便士。母亲到家之后,对我不屑一顾,呲,你这也叫请客。于是回国之后,两口子吃了一个星期的馆子,还打电话来炫耀带劝诱地说,十块钱,菜市场的蔬菜随便挑,都是农民伯伯在山上自己种的。
记忆当中,中秋节并没有如此狼狈过。在北京读书的第一年,当时在昌平园分校,中秋与我的生日临近,我和宿舍里的朋友买了酒菜吃喝,没有AA。传达室有人过来说,家里来电话。我当时有点微醉,在电话里自鸣得意地说,大家都陪我吃饭,我在这里过得挺好。已经忘了当时是爸爸,还是妈妈和我说话。只是觉得从那之后,中秋节,不仅对于我,而且对于所有在北京的人来说,突然变得重要起来。
每到中秋节的晚上,北京的夏利、富康常常拒载,因为司机也都赶着回家吃饭。一次我从过街天桥走过,突然回头看到,天上的月亮,好像北斗星一样,高高在上。此时,身上的手机响了,还是家里打来的。
如今,在英国的每个中秋,都有一点这样的记忆线索在我心里,或是朋友贡献出家里带来的茅台,或是我突然按照名片册给朋友熟人打电话,或是一盒大而无当却内容小胜包装的月饼。唯一不能够想起的是,我曾经与哪个老外朋友说起过,中国和英国的月亮到底哪个圆。这是一个对于中国来说,曾经是非常重要的命题。
当然,我也不热衷将中秋与伦敦狼人做一次跨文化比较,非中国人的味蕾,是无法体会蘸大闸蟹的调料里,最好放点姜来去去蟹肉的寒气。
时值2009年,关于谁的月亮圆,从老问题变成了伪问题,特别是80、90后留英的新生代心中,我们闷在实验室,聚在朋友的寝室里,只要看天安门大阅兵中女兵方阵,哪管月亮在天上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