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作品——物理学家杨振宁)
他走过世间许多的路,览过无数的人与景,如果你说他是一位行者,自然是不会错,但这个“行者”的称誉对他来说是太不够了。因为,他不仅是一位行者,更是一名参与者和构建者。他不仅是记录场景的摄影师,更是用光影的神奇盒子创造意义的艺术家。
而且,他必定是懂得把握动静节律之人,不然,如何能够捕捉住那些蕴含着无限生机的临界点?他内心的艺术世界也必定是丰富而精彩的,不然,如何能将一个简单平常的姿势与表情,塑造得如此涵义深隽,让观者凛然一震,但等到真的转过身、回过头,想用言辞去描绘其中的妙处与真意之时,却又不能。
他是谁?
他就是前不久获颁英国皇家摄影学会“荣誉高级会士”名衔的中国摄影家邓伟先生。而在此之前,邓伟已经成为了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最高级别会员——“高级会士”,可以在学会总部举办专业的摄影展,他是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这样“待遇”的人。
邓伟1978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从1980年开始,他陆续为冯友兰、梁漱溟、朱光潜、李可染、茅盾、巴金、冰心、钱钟书、俞平伯、萧乾和艾青等超过一百位中国文化名人拍摄了肖像。而从1990年开始,他开始自费环球拍摄世界名人,美国前总统福特、里根、布什、以色列前总理拉宾、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等都曾接受过他的拍摄。
作为迄今为止环球拍摄世界名人的第一人,邓伟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
但在接受我电话访问的时候,他却并没有名人式的傲气与淡漠,说话的语气热情而诚挚,让人以为是在和一位熟识的人说话。在此之前,我曾想,他是如何让那一个个“有个性、有脾气”且素昧平生的名人政要,放下戒备,接受他的拍摄的呢?
和他交谈之后,这个疑问就自然地消释了。他的声音让人愿意与之深入交谈,而通过这短短的谈话更可见到他的坚韧与智慧。
一个有智慧的人若是有了这样的一份心、一种胆识,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呢?
邓伟说:“我更看重的是过程,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我获得了新的人生体验,在拍摄这些世界名人的同时,体会 到了他们思想的光辉,这些对我来说才是真正的收获。与这些东西比较起来,名衔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现在,连英国女王也收藏了好几幅邓伟的作品。邓伟的作品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邓伟说:“我要通过镜头所做的事情并不是普通的再现与记录,而是要加入我自己的思考和主观的创作,通过光、色彩和镜头的运用来进行艺术创作。”
据介绍,邓伟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曾跟随中国著名国画家李可染先生学习山水画,并曾跟随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学习美学基础理论。深厚的美学底蕴和绘画功底,加上对于人生的深邃领悟,使得邓伟在他的摄影作品中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如果你看过邓伟先生的作品,就能体会到这一点。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邓伟为杨振宁先生拍摄的一张照片。在照片中,杨振宁先生站在写满公式的黑板前,双手合十,眼望远方。通过邓伟的镜头,你看见的不再是一个物理学家站在黑板前的普通场景,你竟可以从中看到一份朝圣者的光辉和一位学者在科学求知的道路上不断求索的执著与坚毅。
邓伟用他的镜头捕获了形式与场景之外的神性。
他握住的刹那,不再是凝固的瞬间,竟成为了洞见那生生不息生命律动的一轮明镜。
照片中的人物有着朝圣者般的坚韧与光辉,而照片后的摄影人何尝不是如此?
邓伟并没有选择当电影导演这条热闹而繁华的路,而是选择了寂寞前行、流浪天涯,选择了自费拍摄世界名人的艺术苦旅。这不正像朝圣者一般?只不过,他的眼睛所守望的,是艺术的彼岸与“美”的乐园。
我问邓伟,刚开始的时候最难的是什么。他没有提生活上的困难和诸多的琐碎艰辛,而是说:“这并不是我一个人所面临的困难,而是一个华人摄影家在国外想要干这样一件事情的困难。现在世界对中国的摄影家了解得不多,十几年前更是如此。从中国出来的摄影家在国际上没有知名度也没有影响力,而我选择的拍摄对象又都是在国际上叱诧风云的人物,他们对你的身份有怀疑、对你的水平也不信任,所以不理你是正常的。”
从1990年赴英讲学开始,整整十七年的时间,邓伟为了完成自己环球拍摄世界名人的理想,曾碰过多少钉子,承受过多久的等待,又付出了多少的辛劳?他在和我谈话的过程中没有详细提起,只是说“在英国的十七年,为了生计,只好去打工赚钱”。
我听过他的这段经历,据说他曾经有近一年的时间,借住在一家外卖店的杂物间里,晚上就睡在长凳上。他发出了几百封信,但都如石沉大海。
直到1991年8月13日,新加坡的内阁政要李光耀才成为了第一个答应他拍摄要求的世界名人。而他从1986年开始发信给里根,以后每年都坚持发一封,直到1994年才终于获得了为里根先生拍摄照片的机会。
凭着朝圣者般的执着与坚毅,邓伟终于让100多位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走入了他的镜头。
说了这么多,回过头看他的作品,不禁感觉到言辞的乏力。
古人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只是,既已得真意,忘言又何妨?
来源: 英中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