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圣安德鲁斯大学创建的全球最大的生物多样性时间序列数据库BioTIME发布了一项重要更新。该数据库涵盖了1874年至2023年近150年的生态记录,为了解全球生物多样性随时间的变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
新版本发表在《全球生态与生物地理学》杂志上, 包含来自超过 553,000 个地点的数据,追踪从北极到亚马逊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帮助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更好地了解物种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面临的复杂现实。
BioTIME 2.0 的更新极大地扩展了数据库的先前版本,特别是针对增强地理和分类学代表性。经过此次更新,该数据库现已包含近 1200 万条记录,涵盖海洋、淡水和陆地生态系统的 56,000 多个物种。
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生态群落时间序列数据集合。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分类单元(例如鱼类、植物或鸟类)的生物群体。这与仅关注单一物种的种群不同。可以通过群落层面的数据追踪种群(因为它包含多个种群),但反过来却不行。群落数据对于计算许多生物多样性指标(例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等)至关重要。
该项目负责人、圣安德鲁斯大学生物学院的玛丽亚·多内拉斯教授表示:“因为我们无法穿越时空,过去的生物多样性数据非常宝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多样性在哪里发生变化以及如何发生变化。”
“人类的眼睛和耳朵是这一海量数据资源背后的主要工具。这个数据库是数百名科学家和公民科学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他们系统地记录了物种及其丰度随时间的变化。”
BioTIME 2.0的出版汇集了来自40个国家400多个机构的485位合作作者。
BioTIME数据库经理、圣安德鲁斯大学Garrett Fundakowski博士表示:“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例子,展现了科学界如何齐心协力,创造出比任何个人或团队都更伟大的成就。它证明了在快速变化的地球环境下,全球科学合作的重要性。”
BioTIME 数据库使科学家能够超越灭绝的头条新闻,在土地利用、气候变化和长期保护工作的背景下探索生态系统和人口变化的更广泛、更深层次的问题。
自首次发布以来,BioTIME 已为生物多样性科学和全球政策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研究提供了支持。研究人员利用该数据库挑战了关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假设,揭示了生态变化的模式,并为保护策略提供了参考。
约克大学的合作者伊内斯·马丁斯博士表示:“这项工作尚未结束。BioTIME 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数据库,我们的团队致力于继续开发它,并在未来添加更多数据集。”
BioTIME 2.0 数据库可供研究人员、环保人士、教育工作者和普通公众免费使用。